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這禮拜我放假

沒錯,這禮拜我是老闆,我放自己一個禮拜的長假。一方面是不想在Seti底下工作,另一方面我們搬到這個房子太舒適了,讓我捨不得一早就離開去工作。首先,整間房子都有完善的暖氣或暖爐設施,在這樣的天氣下可以舒適的睡個好覺。接著舒適的lounge,有著Sky TV(類似我們的第四台)、DVD(Leeways Backpackers不定期會去借)還有XBOX(雖然不常玩)等設備。

用餐地方是一張可同時十二人一起使用的長桌。雖然平時都不可能那麼多人一起,但是整體空間相對於Backpackers寬闊很多。

廚房雖然不是很大,但對大家來講都夠用,有兩個加熱區域。這是大家必須要一起保持整潔的地方,幸好每個人的習慣還不算太糟。


接著我們寢室。目前只有我和Wain用這個房間,空間大不說,還附有衛浴,夢寐以求了。這樣的費用和Leeways Backpackers一周是一樣的錢,110紐幣,超值。

既然現在有空,是該找點事做了,之前Linda給的食譜,在這樣比較有自己空間的地方,就嚐試做自己夢寐以求的肉燥飯。把材料買齊了之後,根據食譜,再適當斟酌後,就完成了。

雖說不像市面上顏色那麼深,但滷過一晚之後味道都進去了,雖然瘦肉部分多,但也都已經變得鬆軟多汁,天啊,只有南島家的各位才知道我有多想念這個味道。一直掛在嘴邊想吃的料理如今當真在嘴邊,這種感動要自己體會才能懂吧。

這幾天空閒的時候,大多時候在整理之前的照片以及寫網誌,因為真的太久沒更新了,人的惰性可想而知。趁現在好好把他補齊。不知道為什麼最近不怎麼在乎能不能趕快找到工作,反而想要好好休息一下,或許是看那些葡萄枝都覺得煩了吧,休息真好!

Hey 不討喜的Blenheim

不知怎麼的,我就是不喜歡這個地方,或許是這邊是工作的大本營,所以相對的,這塊大餅,每個工頭都不放過。來到這之前就聽說過很多在這裡被剝削,或被騙的消息。但因為是有認識的工頭,而且聽說他人蠻不錯的,就一點也不擔心就到這邊來了。


到了Blenheim煩惱的問題又來了─要住哪?由於這邊一向工作的背包客居多,所以很多Backpackers都滿了,考慮了好幾家,結果發現Leeways的環境還不錯,也提供免費洗衣,對錙銖必較的我們是一大福音。不過第一天我們因為到處找結果來不及訂到,隔天才搬過去。




住的地方安定下來之後,該是掙點錢上工的時候了。第一天去工作,我就有點頭痛了,因為工作的地方開車要四十分鐘,考慮到油錢就頭痛。由於之前Wain在澳洲就做過,所以對他來說相對上比較簡單。但對我來講,速度是一大問題。By Contract的工,速度就是一切,雖然我在採奇異果的時候就知道,但不知怎麼的在這個工作就是快不起來。修枝加綁枝,簡單但很無趣的工作,為了生活。


不過在這麼寬廣的地方心情也放鬆了下來。遠方的山腰還掛著絲絲白雲呢。



不過在Seti底下必須要依照他們跟各個果園簽的合約及需要的人來工作,所以工作內容也有所調整,有時候是修加綁,有時候是扯加修加綁,有些時候是扯加修。每一天都可能不一樣。在Leeways後來有兩位台灣女生Ting和Kari也來這邊找工作,由於一直沒有回應,所以就介紹他們到Seti這邊來。

對Wain來說,因為他的專長是綁枝,另外剛好他一個朋友要離開Vinepower所以他就換過去了。我想這對工頭來說應該很不是滋味吧,雖然也跟他講過這樣的後果,但我也清楚他為了生活一定也要轉過去。而我,在Seti底下工作,感覺他的做事方式也不怎麼有規劃性。有一次,因為要去新的區域,所以要等他來帶,結果約定好九點不見人影,我們一夥十二個人等到十點半,他才到。快受不了了,時間就這樣浪費掉了。而且有時候還會忘了通知,讓我們都在當天才知道有沒有工。


讓我決定要離開的關鍵是他接送的費用,一天要五塊,但在之前都沒講過,原本四塊,我還認為合理,因為有時候要到比較遠的區域,但現在的地方根本不需要,而且還要求每天早上七點半以前在KFC(大概離BBH二十分鐘步程)集合。 很多家公司都是免費接送,在一個地方集合那也就算了,每天收五塊錢還有這麼多規矩。最後在領薪水的時候也是,很多沒有零錢的藉口,零頭都沒給。又回到原點了,喔,真是ㄘ(逼~~~)的Blenheim.


這是通往Seti家的道路,我沒有搞笑,真的就叫好人街。唉,最好是。


OH Takaka 我又要走了

結束完南島東半部的旅行,接受大家的祝福之後,我就和之前一起採奇異果的韓國人Wain從Christchurch一路趕到Takaka,共花費九小時。在到達之前的Takaka Hill 這次是第一次在晚上的時候經過,由於這裡光害極少,星星佈滿天際,真的很漂亮,但是若非單眼沒辦法把這樣的景色拍下來,又是一大遺憾。當然在出發之前,又像是要去荒野打仗一般,在基督城買了將近一個月的糧食。擺起來就像這樣子:



說實在的,我們吃東西真的有點誇張,但是一想到這邊就只有一家超級市場,也沒有假日早市和亞洲超市,食材真的沒什麼變化性。馬上就買了不少。另外因為是冬天,想說各式蔬菜都比較貴,所以在基督城的時候我們各買了三公斤的泡菜,厚實的一包,特價後是14.5紐幣。當然如果是在台灣一定不會這樣買,但是以這邊的物價來看,吃到這麼多的菜其實不算貴。


隔天一早起來準備要吃早餐,看到日出就把相機拿出來要照,不過一直等不到他出來,再等下去就來不及上工了,所以就只好作罷。不過這時候的日出真的蠻晚的,還看得到星星及月亮,看了下錶,已經七點多了。

再次回到這邊的第一天上工,我好像把冬天想得太簡單了,儘管全身裝備是短袖、厚T、Hoodie、棉褲加牛仔褲、短襪加Thermal sucks和雨靴,我還是冷得全身發抖。第二天,我想說再嚐試一下,說不定只是第一天不習慣,結果發現滿地的結霜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但若是穿自己的布鞋下去,必定沾得滿鞋泥。不過迫使我離開的最大關鍵還是這工作的內容,必須要顧及每個區域奇異果成長的空間選擇奇異果的枝幹,另外還要根據枝幹的多寡考慮需不需要讓同一枝幹在接下來這一年繼續使用。若想要在這工作賺錢,首要條件是你必須要有耐心和時間在這裡累積經驗。

雖說很對不起Alan和Dorin,但我還是決定要離開,而Wain也只好一起走。決定了要走之後,開始考慮下一步要去哪找工作,Wain他已經身無分文,畢竟當初就是要在Takaka工作。想起當時採完奇異果的時候,一位東加人的工頭Seti曾經給我們名片,就想說碰碰運氣打電話過去問問看,沒想到電話那一頭是爽快的回應:你們來到Blenheim的時候call我。算是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頭了。隔天和Alan及Dorin道別了之後,我們就往Blenheim前進。

在Takaka唯一的超市,我都戲稱他Fucking Choice, cuz the only choice we here is fucking fresh choice.

Takaka Hill就是這樣的蜿蜒,說實在遠方看似乎還好,但Kelly可是直呼再也不要過這座山了。

途中經過Motueka似乎是要辦Light Festival,到處掛滿了燈飾,不過因為賺錢要緊,趕緊加快速度到下一站Blenheim囉。

2009年7月11日 星期六

KIWI EXPERIENCE

在工作約六周左右的時候,我聽Eddie和Aki在講之後的規劃,要到Takaka去採奇異果,當時我也想說,這是個在這邊才有的體驗。但一想到原本簽了合約至少工作八周,否則要被扣違約金兩百紐幣,就想說算了。但後來Agnes也問我要不要過去,似乎是缺人的樣子,而在同一個contractor底下所以也不用管違約金的事,想說這也是個機會,就和Ray哥兩個人一起買好糧食,就往Takaka衝去。


真的是一整車的糧食(汗)

採奇異果團隊總共有六個人,三個韓國人Eddie, Binna, Wain, 日本人Aki, Ray和我。而偌大果園有三個gang一起採。其他的兩個gang分別是French Canadian和Tongan.在開始工作的前一天,Wain就煮了咖哩然後一起share 啤酒錢,吃的還蠻開心的一餐。其實Wain的用意也對,因為採奇異果是大家平分薪資,所以大家如果不是一條心的話,很容易就起內鬨或裝懶,而如果每個人都有共同的目標的話,會讓這個工作收穫更多。


我們要採果的果園一覽

開工前的聚餐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個工作有點吃力,由於背著大袋子一直採奇異果,看著果實一直掉是很高興沒有錯,但是滿到一定程度時,就如Ray哥講的體驗到什麼是大肚子的辛苦。第一天的結果是六個人51bins,聽說這對第一天來說是不錯的結果了。

當然在工作到一定程度,就"乾單"啦

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有幾個強敵:第一是綁奇異果枝幹的鋼絲,由於他的高度很低,所以開始工作的時候,常會不小心被他勾到,每當因為這樣受傷的時候常會罵聲幹在心裡。第二是固定鋼絲的木架,原因和第一相同都是太低,真的在專心看奇異果的時候,常不小心就當面撞下去,痛。第三是蜘蛛絲,會纏得滿臉都是,降低工作熱度。第四是自己的背帶,由於背負重物,所以常磨著脖子出痕等等都是遇到時沒辦法以最快速度去掙錢的敵人。

樹上滿是蜘蛛絲

採果囉,結束工作之後反而懷念的採果工作


工作環境其實很漂亮,道路兩旁都是奇異果園

工作時也有一些意外的發現(其實隨處可見)

由於Takaka是個小小鎮,而我們住的果園又比較偏僻,其實在這邊所謂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吃吃吃。在這邊狂吃的後果就是─不小心胖了五公斤。若說到吃的零食冰淇淋等等,真是速度驚人,如果兩個愛吃東西的人湊在一起,非常恐怖。多恐怖?一個人兩天吃完2L的冰淇淋。Potato chips, biscuit, yogurt等什麼可以吃的都在工作之後瘋狂下肚。如果你問為什麼不吃奇異果,那就抱歉了,奇異果要等三到四個禮拜才能熟,當時真的看著偷採回來得整箱奇異果乾瞪眼。哼!


閒暇嘗試的Pavlova口感很鬆綿,但是甜度讓人不敢再買第二次。

除了吃之外,平常看看電影,去買Crossword(一種刮刮樂)、玩韓國花牌(Go-Stop)、逛逛奇異果園、Salmon farm還有那小小的市區。

在市區的郵局裡,可以買Lotto和其他刮刮樂,這邊感覺是我的幸運之地

花牌,日本或韓國都有在玩,不過玩法不同

Aki和他的玩伴 Kuro(小黑)

也因為這樣的辛苦,韓國女生(也是我們gang裡唯一的女生)Binna可能因為傷到腰,休息了好一陣子,而在她休息的時候,我們五個人的經驗值迅速提升。在熟練的時候,六個人63bins,五個人60bins,後來反而我們自己採還比較賺,一天大概120 NZD(稅後)。

Eddie很不喜歡拍照,連團隊的照片都要躲起來。

這個工作習慣了之後,其實很有成就感的就是在豐碩的果實一粒粒如雨下的時候,有幾區的果實真的很豐滿,也因為已經成熟到一定程度,只要手輕輕一碰,果實就掉了,那樣的區域真是可遇不可求。 之前採奇異果的時候想到,來紐西蘭之前有些公司實習的訓練營講的“你想到紐西蘭成為奇異果快手嗎”之類的文宣廣告詞,現在我真的在這裡體驗過後,成為奇異果快手倒是沒什麼不好的。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謀生方式,而這就是他們的。而我在這個工作裡也得到了許多愉悅。

果園裡吃午餐的體驗,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有趣。

當滿載的奇異果要被載走時,心裡有著無限的成就感。

這是我一般工作的裝備,防水外套、手套、太陽眼鏡(灰塵太多,鼻孔和耳朵都有...)

一段段的生活體驗都讓我深深體會到自己原本有多麼幸福,而在辛苦工作之後,更會發覺原來幸福可以很簡單,一杯啤酒、汽水或是煮頓好吃的犒賞自己等都是讓心境轉換的方法。希望可以把這樣的心情當成收穫帶回去。

最後在離開之前,和一起工作的staff們辦了一場Farewell 餐會,我們各自煮一道餐點,而Rangi的老婆則準備了水果沙拉和土司蛋糕,在奇異果園旁盡興的一晚為Takaka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K McLean’s Apple Packhouse in Motueka

記得沒錯的話,當天早上十點要開往Abel Tasman的bus在YHA前接了我前往下個目的地- Motueka。在一連串連絡及協調之後,Agnes送我到住宿的地方,填寫工作資料的同時,同住一間屋子的大夥兒就陸陸續續下班回家囉。其實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下,我的話真的不多,不過還好有認識的Kelly和Sherry,讓我在這邊很快就融入大家。Settle好了之後,簡單的吃過晚餐,準備隔天中餐,就去睡覺了。

工作的前幾天,實在讓我有挫折的感覺,為什麼不好好練練身體,現在來這邊當stacker的台灣人就我一個耶,不能漏氣。但是太久沒運動的關係,那些蘋果箱子對我來講真的有負擔,尤其是在疊第七層和第八層的時候。當我搬箱氣喘吁吁的時候,看到kiwi的年輕人還很悠閒的玩著搬貨的手動叉車當滑板車玩,真是不甘心。回到家之後很規律的做晚餐、吃零食聊天打屁、做隔天中餐就去睡覺。幾乎早上都會因為手痛而醒來,也不需要什麼鬧鐘,不,應該是說我的鬧鐘(也就是我的手機)也因為粗心而把他丟進洗衣機裡,就此離我遠去…



正搬著RDT的我和Aki

過了一陣子之後,漸漸習慣了這樣的工作,回到家洗澡時竟然看到手臂肌肉的線條逐漸明顯,是個好兆頭!而工作時,也因為習慣重量,而有機會到處幫忙,並跟大家聊天,回想起來,這真是個自由的工作,因為比較不用侷限在一個區域裡工作,而且如果把他當健身房做workout來看,真是一舉兩得。



這邊的工作時間大致是這樣的:早上七點半開工,十點的時候是15分鐘的smoko time、接著十二點到十二點半是不給薪的用餐時間,下午三點是另一次15分鐘的smoko time,不過有時候隨著下班時間的提早,smoko也會提早,是個福利措施。另外公司提供免費的茶及咖啡和蘋果,也有微波爐以供加熱午餐。在這邊工作的以當地kiwi還有亞洲人居多(因為工頭的關係),台灣人、日本人、韓國人一區一區的分開用餐及休息。不過有時候我會到處跑跟認識的聊聊天,也讓生活不那麼單調。

同住一起的Family

介紹一下我們作業流程,首先採好的蘋果會放進水池,做清洗及排列,依序會進入作業線。首先Grader會不合格的蘋果挑選出來而沒大問題的蘋果會到各條包裝線讓Packer們裝盤並做第二層把關,完成了這道程序後就是Stacker的工作,把裝好箱的蘋果擺到棧板上面去,做好適當標記後推到包裝區,作業人員會進行棧板包裝。在貼完各式標籤之後會有開起重機的伯伯把整個棧板移到卡車上,驗證沒問題的話就會送去出口囉。

在熟悉流程及個人工作後,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工作,而在不那麼忙的時候都會到處去幫忙並聊聊天,所以我還蠻開心的。而搬箱的同事Keli他最常一起聊天,雖然他當地的腔調加上kiwi用語常讓我聽不懂但他會耐心解釋給我聽。

Keli, the kiwi stacker in the packhouse

從他身上了解當地年輕人的一般生活型態,大多在某一個地區的年輕人在各式季節工需要人時會一起來幫忙,當然那些錢通常用來social,抽菸,喝酒,吸大麻,標準的週光族。而他也不例外,有著毛利血統的他,身強力壯,不喜歡在同一個工作一直待著,持續換著不同的工作累積不同樣的經驗,一般的季節工、伐木工、水手等等。當地高稅率也讓他能在年老之後定期領到一定的補給津貼,或許也是這樣的制度讓這邊年輕人不怎麼考慮未來,總想著自己要活在當下,不同於我們,大多的Kiwi在四、五十歲時以他們的體力和對果園、牧場的經驗都足以應付,或許他們的體力比我們還要好也說不定。

我來的時候,這邊的日本人不多只有三個人,想說social一下,順便練練日文。從左至右分別是Ayuko, Aki和Satomi。

Aki也是當stacker的,所以比較早認識,接著在smoko和午餐時間會多少聊一點,但是Ayuko幾乎不怎麼講話,而且工作時散發出近似殺氣的感覺,所以一開始我就偷偷跟Aki講Ayuko有著武士的眼神,非常銳利,不過在進一步認識之後就發現是個很好相處的人。而Aki之前在日本的工作是人力車(拉著車一邊做導覽),讓我想到之前去日本玩的時候或許就在京都的某一條路上擦肩而過也說不定。Satomi則是工作態度令人敬佩,有時候都已經是休息時間了,還是一絲不苟的把工作完成。

韓國人的接觸就比較少,只有和stacker的Eddie比較有聊到,其實說起來他人不是很好理解。總是話講一半,當想問他的時候,他又只回anyway, next time.真的傻眼。他會講一些中文詞彙,例如大姐,他已經28 29了但他還是叫比他年紀小的Kelly大姐,讓Kelly快瘋掉。

工廠裡面還有很多是當地Kiwi,其中有位人稱美少女的kiwi女生,蠻漂亮的,但是才23歲的她就已經結婚了。聽到的時候有點難以置信。

圖中右二就是美少女! 23歲的她就已經結婚,這也顯示了他們這邊人普遍早婚,而且家庭裡可能有很多個小孩,跟目前大多數亞洲國家不一樣。

隨著時間經過,每天的生活非常規律,早上工作,休息時間大口喝著咖啡、牛奶,嗑著蘋果,享用著前一天努力做的午餐,接著下午繼續工作,下班回家,跟大家繼續喇賽,悠閒的日子過得特別快。

有一天,在員工的佈告白板上,寫著Motueka Hotel Staff Party 的消息,感覺工作了幾個禮拜,還是跟大部分的人不熟,這個機會應該可以認識多一點的人,有多一點的時間可以聊聊。Motueka Hotel給我的感覺比較像Inn,一樓有個小酒館、餐廳,接著二三樓可以讓旅客或醉客休息。隨著歌聲而起舞的大家,不只是我們外來的背包客,也有當地員工,雖然大多是有點年紀的伯伯阿姨,但他們的活力還是渲染了Dance Hall,而在這裡也看見很多同事不曾在工廠裡顯露的笑顏。

後方的阿姨Julie是我們的QC(Quality Control),很有活力也很有趣,工作的時候常常跟她開玩笑。

害羞的Aki在party舉行到一半就偷溜掉了。





在蘋果廠工作的夥伴

隔一個禮拜,陸陸續續已經有人工作滿八週,想要離開了,在其他大部分同事住的Apple Packhouse BBH,舉行了Farewell Party。台日韓各展手藝,Mussel、飯糰、Pizza、沙拉、滷雞翅、蛤蠣湯等等…非常豐盛。或許是在台灣常舉辦這樣的活動為要畢業的外籍學生們送別,今天讓我有種熟悉的感覺。



正大快朵頤的我們



這樣看是不是很熱鬧啊,後面的捷克人是採蘋果的Team,令人佩服

而這樣的日子即將因為要換工作而有所變化,不過現在的我卻異常懷念。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Oh Takaka 我又要走了

結束完南島東半部的旅行,接受大家的祝福之後,我就和之前一起採奇異果的韓國人Wain從Christchurch一路趕到Takaka,共花費九小時。在到達之前的Takaka Hill 這次是第一次在晚上的時候經過,由於這裡光害極少,星星佈滿天際,真的很漂亮,但是若非單眼沒辦法把這樣的景色拍下來,又是一大遺憾。當然在出發之前,又像是要去荒野打仗一般,在基督城買了將近一個月的糧食。擺起來就像這樣子:



說實在的,我們吃東西真的有點誇張,但是一想到這邊就只有一家超級市場,也沒有假日早市和亞洲超市,食材真的沒什麼變化性。馬上就買了不少。另外因為是冬天,想說各式蔬菜都比較貴,所以在基督城的時候我們各買了三公斤的泡菜,厚實的一包,特價後是14.5紐幣。當然如果是在台灣一定不會這樣買,但是以這邊的物價來看,吃到這麼多的菜其實不算貴。


隔天一早起來準備要吃早餐,看到日出就把相機拿出來要照,不過一直等不到他出來,再等下去就來不及上工了,所以就只好作罷。不過這時候的日出真的蠻晚的,還看得到星星及月亮,看了下錶,已經七點多了。

再次回到這邊的第一天上工,我好像把冬天想得太簡單了,儘管全身裝備是短袖、厚T、Hoodie、棉褲加牛仔褲、短襪加Thermal sucks和雨靴,我還是冷得全身發抖。第二天,我想說再嚐試一下,說不定只是第一天不習慣,結果發現滿地的結霜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但若是穿自己的布鞋下去,必定沾得滿鞋泥。不過迫使我離開的最大關鍵還是這工作的內容,必須要顧及每個區域奇異果成長的空間選擇奇異果的枝幹,另外還要根據枝幹的多寡考慮需不需要讓同一枝幹在接下來這一年繼續使用。若想要在這工作賺錢,首要條件是你必須要有耐心和時間在這裡累積經驗。

雖說很對不起Alan和Dorin,但我還是決定要離開,而Wain也只好一起走。決定了要走之後,開始考慮下一步要去哪找工作,Wain他已經身無分文,畢竟當初就是要在Takaka工作。想起當時採完奇異果的時候,一位東加人的工頭Seti曾經給我們名片,就想說碰碰運氣打電話過去問問看,沒想到電話那一頭是爽快的回應:你們來到Blenheim的時候call我。算是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頭了。隔天和Alan及Dorin道別了之後,我們就往Blenheim前進。

在Takaka唯一的超市,我都戲稱他Fucking Choice, cuz the only choice we here is fucking fresh choice.

Takaka Hill就是這樣的蜿蜒,說實在遠方看似乎還好,但Kelly可是直呼再也不要過這座山了。

途中經過Motueka似乎是要辦Light Festival,到處掛滿了燈飾,不過因為賺錢要緊,趕緊加快速度到下一站Blenheim囉。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在Nelson的日子

從Blenheim到Nelson,其實是抱著馬上可以找到工作的心態,不過走過一圈之後,發現沒車的自己哪裡也去不了,而一般City的工作在奧克蘭的經驗讓我不敢領教。待的這幾天,其實一直是忐忑不安的,由於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得到工作。剛到的隔天,Eva和他一起工作的朋友要到市區及附近逛逛,我也搭著順風車四處逛逛。


舊式的郵筒,但現在還可以使用


South Street是一條保留著以前建築方式的住宅街。

不過旅行就是這麼一回事,在YHA住三個晚上,扣除第一天睡單人房不算,第二三天睡的六人宿舍房,遇到了一個在這邊換宿的Max。就在廚房煮菜的時候聊起天來,免不了交換一些工作心得,那時的他在叫作Boatshed的海鮮餐廳工作,雖說是kitchen hand, 不過他都戲稱自己叫做kitchen bitch。他介紹我他換宿的工作,但離他結束工作還有一段時間,我打算先住到The Bug BBH。免費網路、腳踏車、不定時提供自己烘培的麵包或Muffin,最重要的是owner Anthony待人親切的態度都是他吸引人的地方。

這是The Bug 招牌金龜車。

The Bug BBH,我很喜歡他重視social空間這一點。由於提供了免費無線網路,大家可能都把lounge都用來上網,所以他希望在lounge內把空間讓出來給旅客們互相認識交朋友的空間。而且我相信對於亞洲人也會比較喜歡這裡的空間。不會有過於嘈雜的醉客,也不會有徹夜狂歡的Party,當然大家都知道想找樂子應該去哪裡,所以就讓BBH成為一個可以讓人交朋友及休息的地方吧。


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螳螂也成了我的跟班。

在這裡認識了來自日本的Megumi和台灣人Jasmine,陪我度過了等待工作的無聊日子。Megumi感覺是個很開朗的人,不過在認識之前,倒是靜的可以。記得第一次交談是他問我無線網路的密碼,而在交談之後,由於我略懂日文,很快的就熟了。還記得那時候閒來無事,那時他一個人要去skydiving,就陪他一起去,順便兜兜風。



在等著Skydiving 接駁車的Megumi

在這邊沒什麼事就一起去逛假日市集,大致是跳蚤市場居多,也有人賣自己製作的果醬、麵包、糕點或者圍巾、毛帽。

Jasmine則是因為他行李箱的台灣國旗,讓我一看就知道他是同鄉的。不錯相處的人,不過運氣有點背,包包被搶走的衰事也發生在他身上。她算是蠻獨立的一個女生,也是一個人到處走,也隨著旅遊到各地找旅行中的朋友。到了這一站,她想去Abel Tasman走Track,在接下去她自己的旅程。

一起聚餐的Jasmine和Max

說到在The Bug的聚餐,由於那個時候正值我在YHA做換宿,但Megumi和Jasmine都還在The bug,想說過去一起吃頓中式餐點。由於炒飯炒米粉等等需要多種材料,就去幫忙,不過我已經不住在那邊了,使用廚房相對上是侵犯了其他人的權利,所以Anthony來跟我們講清楚規矩。覺得很不好意思,後來把我們的菜餚盛盤端過去給他,希望他接受我們的道歉。不過我想他也不放在心上,後來在街上遇到,還是一樣的笑臉迎人。

不住在The Bug 只在旁邊湊熱鬧的我和Max

工作沒有頭緒之下,只好先做換宿減少點開銷。在Max的介紹之下,很順利的認識了其他同事,其中在櫃台的Amanda是當地的kiwi,而她因為年輕,也常和Max一起出去玩。在Nelson有一條Budge Street是當地的酒吧街,有一天是來自英國的Drum’n’Bass團體來Phantom bar表演,而Amanda常有管道可以拿到票,所以我也很幸運的免費入場。進了裡面,我望了一眼,就只有我一個亞洲人,不過不管了,好好玩就是了。不過最白爛的就是有人把我當作收杯子的,讓人覺得有點尷尬。當天一如往常,跳舞、喝酒、跳舞、喝酒,之後就到麥當勞報到了。而因為YHA就在麥當勞附近,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住在YHA的時候晚上常有那麼多嘈雜嘻鬧的玩笑聲。

醉客們都走著這條路去麥當勞,而之前我就住在這靠窗的房間,晚上真是不堪其擾。

在一切都安置完畢之後,我就開始在YHA換宿了。一兩天的見習之後,讓我發現這個工作實際上很累。在這裡換宿的優點是,五星級的舒適環境,可以自己用員工鑰匙去洗衣服、烘衣服,工時集中,可以有三天休假。缺點跟優點都是相對的,越好的環境越需要更多時間整理,所以一天都差不多花五、六小時在扒床具、洗床單、被單、枕頭套,鋪床、吸塵以及清理垃圾。工時集中在五六日一,忙碌的尖峰時刻,一天52張床的工作量會讓人瘋掉的。


專屬的萬用鑰匙,只要是YHA的客房我都打得開!

在換宿的第二天,之前聯繫的contractor Agnes回訊息給我說有工作,可以過去了。我心想,才在這邊做第二天,如果就這樣走不是擺明讓YHA難堪嗎?不過為了生活,也只好硬著頭皮去和Sean談。隔天,和Sean說明了這件事之後,他表示可以理解,而且很剛好的就在這個時候有兩位台灣女生也要來YHA換宿,可說是來得剛好!

YHA Nelson老闆 Sean

既然得到可以工作的訊息,也沒有在Nelson多留的意思了,不過想說應該把這禮拜的工作完成之後再走比較不失禮,所以在禮拜一結束工作之後就去訂了隔天車票。這樣算起來我是不是還有三天的免費住宿quota啊?不管這個賺錢比較重要,Motueka GO!